今天来聊聊关于朱自清的故事最能打动人的,朱自清的故事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朱自清的故事最能打动人的,朱自清的故事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
1、1920年,是朱自清在大学最后一年。
2、一次,他到琉璃厂去逛书店,在华洋书庄见到一部新版的《韦伯斯特大字典》,定价要14元。
(资料图)
3、这钱对这部大书说来虽不算太贵,可对一个念书的学生却实在不是个小数目。
4、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,可书又实在舍不得,思来想去,就自己的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了。
5、 这件大氅,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为他做的,水獭领,紫貂皮。
6、大氅虽是布面,样式有点土气,领子还是用两副“马蹄袖”拼凑起来,可毕竟是皮衣,在制作的时候,父亲还很费了些心力。
7、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“大字典”,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,便在踌躇许久后,毅然将它拿到了当铺。
8、 当铺在学校后门,转身就到。
9、朱自清并没有过多考虑。
10、因为想到将来赎回,便以书价作当价:14块。
11、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,所以当铺柜上的人一点不为难,即刻付款。
12、 拿上钱,朱自清马上去把那本《韦伯斯特大字典》抱了回来。
13、不料那件费了父亲许多心力的大氅,却终于没有赎回来。
14、 大学毕业后,朱自清在江浙一带中学教书,后来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。
15、有一年冬天特别冷,朱自清没有力量缝制棉袍,便到街上去买了一件马夫用的毡披风。
16、这种披风有两种,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,但价贵,朱自清买不起,便买了一种粗糙但便宜点的。
17、 这件毡披风由于太过显眼,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,以致后来多次出现在回忆朱自清的朋友的笔下。
18、但它却为朱自清进城上课拦挡了风寒,晚间又铺下当褥子,虽然说起来颇叫人心酸。
19、此时,再想想那件当出而不能赎回的皮大氅,叫人更感到读书人痴迷于书的程度。
相信通过朱自清的故事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标签: